找到相关内容556篇,用时14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敦煌本生故事与其石窟艺术述论

    昙摩钳投火炕求法、郁多罗舍皮骨血求法)155  第三节 《贤愚经》屏风画的出现──五代(公元914-960年)159  一、五代石窟161  二、贤愚善恶的臧否、宣扬佛教因果165  三、爱民、...

    林玉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82053042.html
  • 佛教部分有关"三"的名词简解

    乱。(3)照见:即理一心不乱。  37、要做讲经的法师,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德行,德行是根本,尊师,这是最基本的条件。二是有较强的记忆能力,听一堂课至少要记住六七成。三是要有相当的理解能力。  ...思慧(想佛)、修慧(念佛不断)。  3、《观经》净业三福:  一、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二、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三、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如此...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22053831.html
  • 佛教对于人类的永恒价值 ——佛教(佛经)价值内涵之探讨

    “若人百年之中,右肩担父,左肩担母,于上大小便利;极世珍奇衣食供养,犹不能报须臾之恩。从今听诸比丘尽心尽寿供养父母;若不供养得重罪。”《四十二章经》云:“凡人事天地鬼神,不如最神也。”《睒...非常注重家庭观念与对父母的孝养。佛经中关于养父母有不少至理名言。如,《心地观经》云:“父有慈恩,母有悲恩,若我住世于一劫中说不能尽。经于一劫,每日三时割自身肉以养父母,而未能报一日之恩。”又云:“...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22454379.html
  • 净土教的现代价值略探(1)

    教,它的伦理道德与整个佛教的伦理道德是一脉相承的,内容可按道德理论、道德规范、道德践履的进路,关涉到了善恶观、戒律观、修行观、人生观、观等等方面的问题。按其道德的调节功能,可分为个体德行观、家庭伦理观、社会伦理观等。由于篇幅和论题的关系,在此不分别详作论述。净土教中含有相当多的关于世间伦理道德的表述,兹仅洞其一孔,足可窥测其精神全貌。  伦理是融洽人际关系的重要一环。一个家庭里,即使如父母、...

    正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31355066.html
  • 佛教戒律与中古家庭伦理

    对佛教善恶观、人生观等进行阐发,或对佛教观所受儒家影响进行论述。本文将集中讨论佛教戒律中的伦理资源,特别是这种伦理资源在“孝道观”、“妇女观”、“修养观”等所谓传统儒家伦理领域的内容及其对中国世俗...三年,恒常眠尿卧屎。床被衣服皆亦不净。及其长大,爱妇儿,于父母处反生憎疾,不行恩孝者,即与畜生无异也。”[12]  第三点,“”即救赎的终极关怀。救赎父母是佛家最大的孝道。《佛说盂兰盆经》关于大目连...

    张国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63356433.html
  • 《神曲》与敦煌变文故事中的地狱观念

    之大礼,未经允许不敢近前,而他自己此时虽然掌握着太宗的命运,却仍习惯地用讨好取悦的方式来获得太宗回去后为他追封的许诺。两篇变文中这种忠君的思想说明了佛教进入中国后对中国本土文化的适应,而类似情节在...目连赴地狱解救母亲的事:目连小时名罗卜,其母青提夫人不信佛,且为人有些骄横,故而死后堕入阿鼻狱;罗卜出家后得道成为目连,因惦记母亲的灵魂而祈求佛祖赐以法力,然后赴地狱将母解救出来。与《神曲》相同,它...

    姜岳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465257691.html
  • 汉传观音信仰之形成及其对唐宋佛教妇女生活的影响

    《疑伪经录》考察》,载《佛教图书馆馆讯》第33期,民国92年3月。   12、王月清,《中国佛教观初探》,《鹅湖》第289期,台北:鹅湖杂志社,民国88年7月。   13、王义良,《唐人小说中之...

    吕和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21058007.html
  • 论净明道三教融合的思想特色

    民族所崇拜的神灵来保佑自己,另一方面又希望本朝的人民能够通过忠君而团结一致,保卫国家。正是在这样的统治意识指导下,北宋皇室中掀起了崇道的狂潮,例如宋太祖利用道士的符命来神化自己为真命天子,宋真宗在与...强调“人道”,以忠孝为修道之基呢?净明道的解释是“欲修仙道,先修人道”(《净明忠孝全书》卷三,《道藏》第24册,第636页),人道不成,何以致仙道?“非忠非,人且不可为,况于仙乎?”因此“净明之道,必...

    孙亦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31558710.html
  • 人间佛教的蓝图(下)

    所谓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循环不已,生也不足为喜,死也不足为悲啊!   但是,生死既是每个人必经的过程,丧庆礼仪便和我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尤其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把生死看成是人生的两件大事,“慎终追远”的...铺张浪费为宜,参加者若能注意以下礼仪,则能皆大欢喜:  (一)家有喜庆,得酌将日期、时间与地点通知至亲友好,但须避免浮滥,并且避免杀生,不用荤腥宴客。  (二)亲友遇有喜庆,得往庆贺,或寄贺卡或以...

    星云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63860086.html
  • 当代新儒家对儒学宗教性问题的反思

    吹拂。其它宗教缺乏这种自信, 遂不免视此身为情欲、罪恶、苦业的渊薮。儒家则凝摄外向的信仰成 自信,自安此身,自立此命,身体力行,由近及远,把仁心一层层推 扩出去,由而敬长,由齐家而治国,而平天下,并...复兴祭天地与对师圣贤的敬意,对人格世界、 宗教精神、宗教圣哲的崇敬。[14]通过三祭,报始返本,使吾人的精 神回到祖宗、圣贤、天地那里去,展示人的心灵超越现实的局限,具 有超越性与无限性,亦使人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63461817.html